老胡开文墨厂欢迎您!!老胡开文墨厂欢迎您!!老胡开文墨厂欢迎您!!老胡开文墨厂欢迎您!!
返回首页
收藏本站
歙砚发展史
来源:原创  作者:   发布时间:  2011-10-08 点击数: 1356

歙砚发展史

"砚与文字同兴,予黄帝之代也",从近代考古学家证实,早于五千年前便有了磨墨用的研墨器了。当时的墨,尚未是固定形态,故需要多加一块小研石用来磨研。

歙砚因产于徽州而得名。历史上歙石开采虽然断断续续,几经兴衰,然而他山之石始终无法与之相媲美。歙砚自唐起为皇家御用,其使用者大多为士大夫阶层,平民及普通阶层鲜有接触。由于数量不多,传世者极为稀少,而精品者尤为罕见,致使近百年来的藏砚家都有"歙砚难求"之感叹 唐代皇家御用 。

歙砚始于唐代。据北宋唐积《歙州砚谱》载:婺源砚在"唐开元中,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,见叠石如城垒状,莹洁可爱,因携之归,刊出成砚,温润大过端溪。"自此以后,歙砚名闻天下。在南唐时期,歙砚大受宠遇,中主李景精意翰墨,宝重歙石,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,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。由于国主的重视,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。由帝王设置砚务官督采歙石,算得上是破天荒的盛举。可以说,这是歙砚最辉煌的时代,也是中国砚史上最辉煌的一页。

宋为诸砚之冠

宋代歙砚精品不断涌现,当时的著名文人、学士、书画家对歙砚无不赞美,如宋代洪景伯、胡仔、苏东坡、欧阳修、蔡襄、周必大、黄山谷等都写了许多赞许歙砚的诗文,指出歙石的各色妙处。

元、明、清几近停止开采

元代至元年间,婺源县令汪月山为了满足达官显贵的贪欲,曾经"发数都之夫力"去挖掘歙石,结果"石尽山颓 ,压死数人乃己"。旧坑淹没后,又转往紧足坑挖掘,经年累月,愈挖愈空,结果到了后至元五年(1339年),紧足坑又宣告塌陷。在该坑口塌陷之后,整个明代甚至到清康熙、雍正年间也都没有开采过。

清代最后一次开采

歙县著名学者程瑶在《纪砚》一文中说:"乾隆丁酉夏五月(即1777年),余从京师归于歙、时方采龙尾石琢砚,以供方物之贡"。既然是为了"进贡"而采石,看来规模不会太小。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歙石正规开采的唯一一次记载

民国时期,为军阀所觑

1910年,安徽军阀马联甲令婺源驻军为其开采掘砚石,由于不知砚史,又无百姓支持,除掘取一些残石外,未正规开采。

解放后 1963年2月,在周总理亲切关怀下, 歙县成立了安徽歙砚厂(又名安徽歙县工艺厂),并和歙县手工业管理局组织了砚石探察小组,去婺源龙尾山寻找砚石。当地群众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龙尾砚坑竟一无所知。后来邀集乡里老人回忆,根据砚史确定的砚坑方位探索,在当地村民指点下,历时三个月,终于找到了金星、眉子、水波纹等砚石。5月份试采,同年10月,第一方金星砚重新问世,使停产一百八十余年的文房珍品——歙砚,恢复开采和生产。1964年5月,新华社报道了"歙砚正式恢复生产"的消息。



版权所有: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 皖ICP备11017990号-1
地址:安徽歙县城东路19号 电话:0559-6535356 传真:0559-6536362